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4年第7期
编号:13133757
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4月1日 杨梅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直肠直肠-乙状结肠左半结肠 轻度中度

    观察组4021/1943.9±6.9191836.1±1.32119

    对照组4024/1641.3±7.1161955.8±1.21723

    表2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[n(%)]

    组别n完全缓解有效无效总有效率(%)

    观察组4026(65.0)12(30.0)2(5.0)95.0

    对照组4021(52.5)10(25.0)9(22.5)77.5

    体征变化,比较腹痛、腹胀、食欲缺乏、腹泻、血便等主要症状及疗程结束时的内镜表现。

    1.3 疗效标准[5]

    参照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修改的诊断标准。完全缓解:临床症状、体征消失,大便常规检查阴性,结肠镜检查黏膜糜烂充血水肿消失,黏膜大致正常。有效: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体征减轻,大粪常规检查基本正常,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性息肉形成。无效:临床症状无好转,体征、大便常规、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。总有效率=(完全缓解+有效)/总例数×100%。

    1.4 观察指标

    疾病活动性指数(Sutherland DAI)采用Sutherland指数变化。疾病活动性指数总分为各项分数之和;症状缓解,<2分;轻度活动,3~5分;中度,6~10分;重度活动,11~12分[6]。

    1.5 统计学分析

    采用SPSS12.0统计学软件,计量资料以()表示, 采用t检验,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。以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

    治疗8周后,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95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